欢迎到 - 上海立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021-65627574 | likeninfo@163.com

公司产品
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内容
中国现阶段为什么造不出高压柱塞泵?中国材料强与弱的矛盾问题?
编辑:上海立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2019-10-22

5月28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了对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副总陈群立的采访。在采访中陈群立提出“我国液压工业的规模在2017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产业大而不强”,并指出我国液压设备的“心脏”高压柱塞泵多数还依赖进口的现实。随后的采访中,他又围绕着高压柱塞泵开发的难点及国内产品与国外的差距发表了看法。


由于太重集团是国内装备制造业巨头,是国内高铁、大飞机内多种重要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在中美贸易争端日趋表面化的大背景下,此番评论立刻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笔者认为陈群立提出的现象并不特别,其实就是制造业发展中普遍存在“心脏病”的一个表现。即中国厂商出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少数发达国家出工业母机和支撑技术的现象。中美贸易争端还处于早期时,舆论更多聚焦于基础软硬件等“高大上”的部分,而忽视了芯片等半导体产业其实也是制造业的一种。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许多问题也是整体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只是说深浅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因为半导体产业的地位更加重要,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更近,所以引发的讨论也就更大一些。中兴事件发生后,媒体观察的视野从部门逐渐看到整体产业,从个别问题扩散到一般问题。对制造业发展来说,这是好事。


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既关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高端机床,又关注新材料、农机装备、电力和船舶,就是看到传统重工业在发展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需要所有制造业门类普遍的腾飞)


中国现阶段为什么造不出高压柱塞泵?


不仅仅是高压柱塞泵,其实只要是中国为什么现阶段还造不出XXXX之类的问题,粗略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不能造,要么是因为工艺不过关,要么是因为基材不合格,当然也可能兼而有之。对半导体制造来说,工艺不过关是主要原因;对传统制造业,基材的因素更加重要一些。


不过这两个因素其实都可以归结为材料的问题,工艺是从基材到产品的材料加工环节,而基材是上游供应商的材料加工成果。工艺问题主要存在于本单位内,而基材的问题来自于产业链上游。总之,不能造是因为相关的材料技术不能达到要求。




(国产高压柱塞泵的外观已经和国外区别不大了,但寿命还只有一半左右)


此处所说的能造,指的不是绝对的能不能造的问题,而是说能不能保质保量、价格合理、安全可靠把全寿命周期平均成本较低的产品生产出来。也就是说,能不能造出可以与国外产品在第三国市场公平竞争的产品。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现阶段确实还不能造出高压柱塞泵。


根据文章中对国产高压柱塞泵问题的具体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都是国内传统材料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壳体轻则会出现‘冒汗’现象,重则泄漏”是因为铸件的疲劳破坏强度较低;“故障率高”是因为铸件不密实,气孔多;“泵的容积效率低下”是上述多种原因共同构成的。


国产高压柱塞泵之所以与国外的产品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按陈群立副总的观点就在于铸件工艺还比较一般。这样的高压柱塞泵“工作可靠性、使用寿命、变量机构控制功能和动静态性能指标上都有较大差距”。总而言之,是个材料制造的问题。


中国材料强与弱的矛盾问题?


说到我们国家产业发展中材料这一弱势,有两个比较矛盾的现象不得不提。一方面我国科研人员近十年来在AM、AFM、AEM、EES、Nano Lett、Acs Nano、Nano Energy、Angew Chem、JACS等世界知名材料领域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不胜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恐怕都令任何一个国家感到汗颜,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


根据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平台ISI Web of Science(类似于我国的知网)统计,2015年中中国研究者每发表十篇高水平英文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于材料科学领域。事实上,即使是06年,中国作者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论文数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而06年-15年间,这一数字又增长了将近两倍。


联系我们
如果你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有什么问题,欢迎来此询价。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
请输入您的电子邮件:

版权所有:上海立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沪ICP备09001966号-2手机版